经受住暴风雪考验保证服务工作正常进行 
日期:2007-03-07阅读: 20036 次


    2007年3月4日开始,沈阳降了一场56年来难遇的暴风雪,由于降雪量过大,使市内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同时,也给全市各殡仪单位的服务工作造成很大影响。面对这场自然灾害,市殡葬管理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雪灾对殡葬工作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领导带头  靠前指挥
    3月4日凌晨3时17分,沈阳市开始降雪,中午降雪量越来越大,风也越刮越强,市殡葬管理处颜雪飞处长在得知降雪将持续到次日凌晨后,他冒着暴风雪徒步行走2个多小时来到市殡仪车辆管理调度中心,亲临一线,指挥遗体接运工作。为了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他一夜未回家连续工作到第二天晚上。他要求各单位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各项应急工作的准备。同时,还要求处机关工作人员就近前往殡仪单位配合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3月5日上午,市民政局张颖局长、局党委张哲书记和许振民副局长到全市各殡仪单位慰问工作在服务一线的殡葬职工,对除雪抗灾工作进行指导。市殡葬管理处成立了由领导班子组成的除雪抗灾领导小组,处长颜雪飞、副处长董德滨、崔涛分别到各殡仪单位进行现场指挥。3月4日以来,市属各殡仪单位领导都吃住在单位,连续两天两夜未回家。于洪区、东陵区等全市10个殡仪馆的领导也亲临一线与广大职工一起奋战雪灾。
    二、克服困难  保证运营
    3月4日降雪的当天,市殡仪车辆管理调度中心主任龙振东、书记张彬立即主持召开班子会议,并做出紧急决定,要求班子成员24小时坐阵指挥,灵车驾驶员全部到岗,保证接尸工作正常进行。降雪以来,调度中心共接到丧属用车电话30余个,出动接尸车18辆。由于降雪量过大,通往各医院及各殡仪单位的道路已被大雪堵塞,车辆无法通行,除有5台车被推回调度中心外,其它车辆全部卧在雪中,被困时间长达30余个小时,其中,有3辆装有遗体的灵车分别被困在北陵公园、劳动公园和120急救中心附近。司机杨英海驾驶的灵车在丧属下车回家休息后,他不畏严寒独自在灵车上守候遗体一夜。3月5日道路畅通后,被困的各辆接运遗体车及时赶往服务现场,确保了接运遗体工作正常进行。
    三、坚守岗位  正常工作
    这场暴风雪考验了殡葬工作的领导干部,锻炼了殡葬岗位的广大职工。几天来,各殡仪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都是徒步走到单位上班,有的每天往返最长路程达20多公里。自降雪以来“96144”殡仪服务电话接线员始终坚守工作岗位,为丧属耐心做好因暴雪堵塞交通使接运遗体工作出现困难的解释工作,得到了丧属理解。市回龙岗革命公墓在主任原钢、书记马力两位同志在降雪后连续工作近40个小时,他们带领职工冒着严寒及时清理院内积雪时间长达近10小时。市殡仪馆馆长侯东洁同志连续两天未休息,吃住在单位,他与其他两位班子成员共同指挥除雪工作,他们雇来铲车不但清除馆内积雪,还连夜将皇姑区鸭绿江街通往殡仪馆两公里的道路全部打通,保证了服务工作在降雪后的第二天正常进行。市回龙岗墓园主任刘绍邦、书记李树尧两位同志,针对本单位职工人员少、墓区面积大、清理积雪困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人员分组、道路分级的除雪方案,组织职工以最快速度清除了园区主要道路的积雪。市天恒殡仪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志杰同志在降雪后立即召开殡仪服务工作会议,要求服务人员在困难时刻保证随车安全,做好服务工作。市殡仪馆、东陵区殡仪馆在3月4日降雪时突然断电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抢修,保证了存放遗体冷藏柜的正常运转。
    四、采取措施  抓好服务
    由于积雪原因,预计交通恢复后,待运的遗体将达到200余具。同时,在殡仪馆待出殡的遗体也将达到近百具,近日,殡仪馆将出现一个短暂的火化高峰期。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市殡葬管理处对各殡仪单位提出要求,一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率先垂范,积极带领职工克服困难,共度难关;二是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工作不出差错;三是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值班值宿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四是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清除通往殡仪单位道路积雪。同时,要清除各殡仪单位院内积雪,保证车辆有序停放、道路畅通无阻、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